其实那个年代离我很遥远,有关那时候的记忆,就像回外婆家在坍圮的老墙上“毛主席万岁”一样模糊且虚无。然而这部电影还是打动了我,也许这就是艺术没有时间的界限吧。
印象最深的画面其实很平淡,阳光灿烂,马晓军骑车带着米兰在林间穿梭,满足的笑着,背景音乐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如此恬然,如此美好,如同每个时代每个人的青春,也许只要这样,只要看见她,只要认她作姐姐,足矣。事实上里面每一个人都显得如此朴实,清晰得就像在我们周围得普通人。而电影终究是电影。如果有这样的人,潜入你的房间,在屋顶上寻找你的身影,为你爬烟囱,为你作一切能博得你欢心的事,其实是很美好的。
那是否还是个信仰革命的年代?可他们看起来和现在所有的青年一样迷惘。
在时代的束缚中,没有人能探知社会世事的冷暖,没有人能主宰自己的未来。由著名导演姜文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正是讲述了一个特定时代下真实而又残忍的牢笼中躁动不安的灵魂。
影片通过一个青春期少年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文革时期中人们的生活面貌,导演用一个蓝天白云的空镜头和激昂的革命旋律拉开了对过去日子的回忆。主人公马小军与军区大院的男孩们在阳光与汗水中拥有人生中最珍贵的友谊;他怀着一个威武的英雄梦;会奋不顾身地把一切逞能的事儿都做完,只为引起心爱姑娘的注意;也会为了朋友与外院的孩子大打出手,却在拾到姑娘的发丝时露出专注而幸福的神情。那时候的每个日子都是晴朗的,无忧无虑的少年们在屋顶高声歌唱,可就当希望的曙光将崭露结果时,现实却给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记忆与事实的出入使马小军的英雄梦成为泡影,友情与爱情予他沉重的打击,水中挣扎的他只得到众人的俯视与踩低。那灿烂明媚的日子落幕成为黯淡的现实,曾经难以驯服的少年在时代的捆绑下无力挣扎。
影片中有关回忆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有阳光
在马小军的回忆中,那段日子始终阳光灿烂,空气中漂浮着着淡淡的烧荒草的味道。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的北京,那是一个可以称得上黑暗的时期,禁锢思想,政治压抑,是无数人的噩梦。但导演却不去讲述时代的压抑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几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小孩身上,书写他们躁动不安的青春和对友情爱情的懵懂。因此整部影片都笼罩着温暖而昏黄的光芒,这也和片名中的“阳光灿烂”相照应。无处不在的灿烂阳光充满生机与活力,彰显少年们的青春本色,汗水与笑声,莽撞和勇敢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阳光中灰败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ongbao365.com/t/aid-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