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真正yyds
最喜欢每期都会加插的小金句,直点主题还留下反思,真的想好好安利安利这劇。
其实常常听到人说学了心理学就能看透别人内心,看透微表情什么的,但这犯罪心理不是教大家这些,严格来说其实跟心理学没直接关系,其实这劇说的是criminal profiling 就是心理侧写,这是一个刑侦中透过某些现场线索给凶手描画特征的方式,帮助早日找出真凶。但其实在传统刑侦中其实这种破案方法有时候不被认同,有很多人觉得侧写其实有猜测运气的成分在不是那么的直接依赖传统证据
CM是我最喜欢的美国侦探剧。很喜欢里面的团队。但一直有个疑问,实际上应该是没有那么多连环杀手的。不然这世界也太绝望了。
老外从小教育孩子跟中国人一样,远离犯罪,不说脏话。
可是当这些小孩子长大后,他们的好奇心一点也不亚于他们父母那一辈,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这是我看完CM S311后的感觉。
我始终觉得,每个人心理都有阴暗的一面。很多原因造成了这种阴暗面。例如我,就是因为太好奇了。看这种剧集,无疑会满足我的好奇心,明明知道看完后会更怀疑这个世界但是依旧乐此不疲。
其实,有的时候,太过于保护小孩子,其实是害了他们。因为好奇,所以要追根溯源;因为无知,所以更加无畏。与其这样子,不如早点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残酷的,我们要fight for bills。
昨晚看完了S3的最后一集,这个大悬疑啊,吊的我的胃口好难受。
非常期盼着但是有害怕new season的到来。
因为我不希望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离开~~
终于开始重新看犯罪心理。
无辜的电椅妈妈,精神分裂的天才漫画家,以及创伤后遗症的老兵等等等等,都是精彩绝伦的好故事。
很多连环杀手都算不上坏人,却是令人心悸的魔鬼。大多数连环杀手都有令人无法想象的悲惨的记忆,尤其是梦靥般的童年。记得Hotch在抓到某连环杀手时说过,这些人(有过非常沉痛的精神创伤的人)有一部分成为了你们,而其他人,则成为了抓你们的人。
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人在痛苦面前走向两极呢?
就比如今天看的这一集。德高望重的法官在深爱的妻子车祸去世后,买凶残忍地杀死许多对孩子有犯罪行为,却逃脱制裁的人。
这样的凶手,在犯罪心理中举不胜举。这样的凶手,很难说他们多么的邪恶,毕竟,正如这位法官在最后倒在自己买的杀手的枪下说的那样,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正义得到彰显。
中国人,也分外热爱这样的故事。梁山好汉,以及许多声张正义的侠客,便是典型。人们对这样的行为,也是认可,甚至是敬仰的。就连古代的中国,官方也是默许复仇行为,赞许路见不平的。比如,报父母的血仇,按照古代的法律,是无罪的。
“犯罪心理 第一季”CM CM 大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ongbao365.com/t/aid-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