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第二季已经播了四集了,去头去尾每一集20分钟不到,每一集我都看了两三遍。一是为了看清屏幕上一闪而过的许多画,二是为了体会和捕捉陈丹青意在言外似有若无的一些观点。
这一季的立足点是“规范与偏离“,除了第一集介绍大都会美术馆的历史,之后的每一集都在以不同的例子剖析艺术史上的规范与偏离。之所以采用这个视角,丹青老师也给出了解释:大家总还是相信书本与权威,而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总是有一些天才,他们个性特别强,感觉特别灵,弄着弄着就脱离了规范。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三个晚上,必定成为人生最奢侈的艺术经历。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在拍摄条件上更优越,清晰度也更高,这是欣赏大家逸品的基础。但相比较还是更推荐第一季,因为对艺术史的独特见解更引人入胜。背景音乐选取与画作的匹配是最大亮点,再看看片尾的音乐编辑,果然也是大家。好的声和像再配以讲解,让此片成为打开艺术史之旅的一把金钥匙。
第一集0409
我是艺术小白,但我觉得艺术很美,我在思考艺术为什么很美,艺术是什么,是表达,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品进行表达,我为什么觉得艺术美,因为我感受到了这种表达。
于是我想,不就是表达吗,我也可以啊,我自己也可以画画啊,画我想画的,尽管我完全没学过画画,无所谓啊,关键是表达自己,我有手有笔有纸,把我当时的心境表达在画纸上不就行了吗。于是我起笔,画了一个山坡、山坡下的一个孤单的人,以及山坡远处西落的残日。确实,我的心境就是这样的,我常常焦虑时间的流逝,害怕面对将要来临的事情
第1期 曼哈顿第五大道
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木心参观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第2期 规范与偏离
大家还是比较相信书本、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所谓世界名作,实在是沾满了历代美术史家的唾沫。我的习惯是喜欢撩拨大家,把脸掰过去,看看别的风景,别的画。再去看世界名画,或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因为任何规范不可能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
最经典的自我偏离,我觉得是委拉士开兹的侏儒肖像
陈丹青的《局部》,是个可以给我带来精神快感的节目。虽然对美术作品天然存在极大的兴趣,但毕竟是门外汉,只会靠本能去欣赏,没有相关的知识。所以,大师的指点于我真如旱地逢甘露。当年,独自逛卢浮宫和奥赛美术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人可以给我讲解。现在看局部,以及听张志龙的《奥赛美术馆 遇见印象派》,算是在弥补当时的遗憾吧。但是,效果真的是打折的厉害。
美术知识能让人对作品理解的更深刻或更透彻。但其实艺术更多的是给人提供最真接的情感体验。所以,靠本能去欣赏
“局部 第二季”陈丹青新作,绘画不会说不会动,但它更持久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ongbao365.com/t/aid-2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