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整体来看,《活着》和《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等作品一样,都是普通的人、家庭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被卷入历史的车轮,在生离死别中,爱情、亲情给了生命更重的担子,也散发出更动人的光彩。
但我更想说的是,好作品是如何打动人心的,我认为,凭借的是引起情绪的能力,凭借的是于无声处生惊雷,于平淡处生波澜。
好好的少爷,突然就赌光了所有,老婆跑了父亲走了,情绪突然由高走低;然后家珍回来了,这是第一次重逢,可以说是对“糟糠之夫”的不离不弃了;接到了皮影,搭起了班子
《活着》小说是作家余华在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在1994年导演张艺谋将《活着》拍成电影,由于小说主要是以突出自由性和虚构性,来决定形态的多种可能性和内涵的多样性,但影片需要考虑更多的地方如该影片所带来的反响,观众的接受度,票房等因素让电影拥有着更多的束缚从而需要更周全的考虑现实的所有可能因素像是政治,文化等,从而将其连接起来。导致小说和电影在艺术表现手段上有着一定的不同,还有基于其他因素让张艺谋将小说上的剧情和细节进行部分改动。从文中和电影中多处可以看到
下午去听崔明慧的课,她给老外学生放《活着》,放之前先问他们如何理解“to live”,一个高个男生第一个叫起来“struggle”。他是信口说出来的词汇,我却还是微微一震,果然是文化差异。第二次看这部片子,私以为它是要和老谋子的其他作品划开界限的,没有炫技的宏大场景和繁复形式,镜头回归平淡内敛,难得屏息凝神说一个好故事,虽然这故事是余华的。
四年前看小说,两年前看电影,今日温故,在频繁出现的命运转折点面前,仍然要努力遏制住头皮发麻,噙住眼泪。尽管电影里删去了余华小说中的一些更加令人扼腕击节的精髓,加入了张艺谋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依旧无法抹去个人在命运车辙碾过时所显现出的韧性与无措之间所迸发出的巨大张力。TO live是将来时,我们无法回头,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也许老外看不懂,为什么在创痛巨深的屡次袭来时,福贵们没有选择抗争,而是近乎平静地接受,这是绵延数代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解释便是:因为我们都将死很久。电影是原著最大的不同在于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在1994年拍摄完成的。编剧是原作者余华和芦苇共同担任的。即使如此,在进入电影后马上就会感到同阅读小说的鲜明差异,在叙事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很多方面因为电影和小说各自特质的不同给人的感受是不同。
在主题上我觉得电影和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小说想要表达的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和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别人的看法。所以小说中更多地表现是对苦难的隐忍。而电影想要表达的更多是命运的悲剧不是无原因的,人为的命运的悲剧也许才是更大的悲剧,在一个个“伟大”的时代中,人是如何的努力也难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徒劳,人的无奈,在苦难中积极地寻求改变。因为主题的不同所以在叙事方式和很多细节上小说和电影又很大不同。
首先是叙事方式的不同。余华的叙述角度是客观的,而电影的表现方式是主观介入的,导演和编剧放弃了原作中的“双重叙事”,对整个故事进行了重构。小说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福贵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一生
《活着》忘了是先看得书还是电影,不过结论是都要看!
看了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有最新的《兄弟》,觉得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惨!
“活着”生活是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ongbao365.com/t/aid-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