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给人的感觉似乎还停留在没什么细致情节的歌舞片时代,这部电影给世人带来了全新的“印度电影之风”。这股风足够清新,也足够让人精神一振。但它很悲哀的被我国一大批没见过世面的观众严重的夸大了,其实它并没有多么的优秀和出类拔萃,只是“能看”罢了。电影中对印度社会问题的批判浅尝辄止,而所谓对梦想和既有体制的追逐和反抗,也几乎没有过程。这和我国的傻逼电视连续剧《奋斗》一样,其实电影和电视里的年轻人们没有一个是真的在努力,导演只是不断的通过人物的嘴巴来碎碎念“我在奋斗”。看到豆瓣里有人说如果最后那个死读书的书呆子真的成功羞辱了兰彻,倒是个很好的结尾。我觉得的确如此,力量不是靠皆大欢喜的结局或者迎合观众就能体现出来的。另外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很二逼。
2010年8月14日
文/是俊
《三傻大闹宝莱坞》在国内的口碑好得出奇,连同阿米尔•汗也在中国名声大噪。两年前那一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并没有成就他多少幕后的荣誉,反倒是以四十好几的高龄演青葱少年搏倒了众生。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这个片子我也看得挺开心的,它属于最中规中矩的宝莱坞出品,并没有多优质、多有技术含量。它的段子并不新奇,主题也没有创新,它在认真讲一个最传统、最古老的故事,然后在脱离了印度人民自身对电影、对歌舞艺术形式的狂热之后,依然大获成功。
宝莱坞是全世界最傲娇的一块电影产出基地,他们的年产量仅次于好莱坞,他们的每一部电影都舍不得剪拉得很长,他们会在悬疑惊悚里混搭纯美爱恋,他们一定要唱歌跳舞要帅哥靓女,他们一定有着最和谐的价值观,他们不屑于出口票房,自产自销依托于这个民族对待电影艺术深到骨子里的狂热。
《三个白痴》是印度电影里路子相对国际化的那一类,有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变化,有层出不穷的小矛盾和由此产生的段子,人物设置也相对成熟。这是一部让人十分开怀的喜剧片,聪明学生对腐朽的教育制度的调侃,不严肃
影片或多或少地抨击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从不相识的人自杀到身边的朋友自杀,全都是一个学位、一个毕业证惹的祸。
校长一直坚信,好学生就是会听老师的指示、会全中地背出概念、会考试不作弊不超时,而好学生才能得到一份好工作。那些排在最后的吊车尾,根本不值得一提,那些违反纪律的异己更要像垃圾一样铲除。
不是怎么地,影片中的理工大学,让我想起了现在就读的华工,尤其是身边就有一个那个奸险的胖子一样的室友。
始于近来的评优:
那位被我称作水怪的室友,为了加分真的要发疯了
当印度的电影都开始有点想法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电影事业仍然让我看不到光亮。幻灯片做得再唯美,那也只是幻灯片~
包括前一段号称象征着香港电影振兴的《岁月神偷》,我亦不觉得值得那么高的评价。精神走向没落,于是想象期待一点火星遍可燎原。说亲情,《岁月神偷》比《美丽人生》还是差了很多,煽情意味太浓重,反而没了格调。
回到这部片子来~
这部电影其实挺好的,挺好的,除了结尾,都很好。
人应该积极的面对人生,追求梦想,而不是消极的被其他的事物所拖累,死气沉沉。人应该勇敢地努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像兰彻~
可是所有带有浪漫色彩的本我追逐同时都是带着悲剧色彩的,那意味着和大部分的社会状况背离。就像《Into The Wild》里离家出走的Alex,在追逐的过程中走向难以逃脱的宿命。谁会想到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最终会莫名其妙的死于那毒豌豆?悲剧却不带有悲剧英雄的宏伟场面,所以我宁愿相信那是更接近现实的道路,是他逃离社会必须承担的结尾。
《Three Idiots》最后是一个多么皆大欢喜的局面,虚幻得让我怀疑过程的真实性
电影很棒,歌曲太喜欢,来,听着音乐一起起舞吧
片头的歌曲《Behti Hawa Sa Tha Woh》(他如风一般自由)配上影片中好友寻找男主角时在山间奔赴目的地时的场景,特别应景啊,歌词音乐也很大气啊
贴个中文歌词
他如风一般自由
似风筝翱翔天空
他去了哪里
让我们去寻觅
我们为脚下的路途牵引
他却在独辟自己的蹊径
路途艰难
又毫无忧烦
我们为明日愁言
他只顾畅想当今
让每一刻壮美不凡
他来自何处
触动你我心弦却消失不见
他去了哪里
让我们去寻觅
烈日当下
【三傻大闹宝莱坞】太空笔的谬误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ongbao365.com/t/aid-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