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遇上西雅图》和《厨子戏子痞子》之中选择了后者来看,管虎导演并没有让我失望,影院里笑声不断,散场了还有不少人等着字幕结束。
《厨戏痞》无厘头风格十足,癫狂却不失条理,从头到尾顺顺当当的讲述了日军731部队研制出了对抗虎烈拉病毒的疫苗,而几位地下党主角则要在限定的时间内逼敌人吐露出疫苗的分子式,否则瘟疫就会在北平散布开来。为了让敌人交出疫苗,三男一女四位主角煞费苦心,不仅装疯卖傻,还要审时度势,见缝插针的大卖苦肉计、离间计……最终主旋律般获得胜利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11年乌尔善拍摄的《刀见笑》,他们同样都使用了:时装式的布景,夸张的肢体表演,紧张告诉的镜头剪辑,以及漫画风格的打斗……不过在故事的悬念性上更胜一筹,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导演刻意使用的几段时间的倒退,把各种谍战的细节细细放大,时空放慢,然后观众就品读出了编剧的精妙。
另外,人物的设定也非常出彩。厨子奸猾猥琐,婆子呆傻唯诺,戏子正气贪财,痞子精明圆滑,一号反派小笠原五郎忠义傲气
不难发现《厨子戏子痞子》在剧本设计上的用心,可笑点极低的我从头看到尾愣是没笑过一次。这几年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上升,但凡是与“抗日”背景相关的影视作品基本上都会被观众喷得狗血淋头,原因很简单,抛开“历史”这个伪命题因素,单从这些电视电影的情节上来看就知道,导演和编剧完全是在忽略观众的智商。对电影情节进行艺术加工无可厚非,美国大片也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厨子戏子痞子》虽没有像《举起手来》里面戏谑敌人到弱智的桥段,但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意淫这样的低级趣味,如何找回当下被“手撕鬼子”一同撕破的观众的心,是每个国产电影导演迫在眉睫的反思。
影片一开始让你觉得不知所云
好像回到了默片时代 但是导演要糅合的风格太多了 就显得杂乱无章了
黑白 彩色的切换本来有助于情节的推进 也能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
但是本片看起来有造作之嫌
再说演员,黄大仙现在俨然一个老戏骨,一旦出场现场的娱乐效果立现
不能不说他的痞气演起这个角色很自如
尤其那段艳舞 真是华丽丽 让我唯一能笑出来的桥段
刘晔的表演没有喜感,他还是适合一些苦情的角色
戏子嘛 拿腔拿调的有那么点意思 就是最后完全正派化了 人物显得单薄了 感情戏也衬托不出来了
梁静的表演 有些舞台化 比较夸张但不够搞笑
剧情说实话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有些无厘头 即便叙述方式来回穿插 一会倒叙 一会插叙
总之 这片子没什么内涵 跟让子弹飞还是有差距的
果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也各有自己的看法,无须去强求别人的认同,也没资格去评论别人的观点,事事如是。看这部电影,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都极力推荐,便有了兴趣,原本以为只是嬉笑怒骂,轻松一场罢了,可真正看完,却感慨颇多。
电影最初的默片风格,或许给人感觉沉默,但是鬼马的画风,场景的转换,风景如画,却没有台词,一句句对白的划过,有中向曾经的默片致敬的感觉,也让有在音乐起伏中慢慢进入角色。饭馆里的四个人,模糊的关系,在第一次倒叙的时候让人豁然开朗,不禁感慨这创意的新颖,几个细节的表情刻画虽然是故意摆出来给大家看,说明鬼子的缜密,却也在细节中看到了他们放大的演技。故事三次倒叙,把很多的夸张都变得细腻,比如爆破前的故事交代,或许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不了什么,但又的确发生了什么。故事结局的照片回放也是一个亮点,虽然后排的观众在说PS好假,但是简单的几张照片,将人带回到那个年代中,而不用言语去讲述曾经的爱恨交加,曾经的青春年少,反而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
【厨子戏子痞子】口碑不衰!什么是严肃题材电影导演的挡箭牌和观众的安慰剂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ongbao365.com/t/aid-9142.html